这是浙大紫金港最“贵”的田!
在浙大紫金港校园里
有一片希望的田野
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浙大师生在这片土地上
辛勤耕耘、挥洒汗水
直击农业生产的真问题
开展学科实践的好课堂
这是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
宝贵育人空间
是当之无愧最“贵”的田!
“大田就是实验室”
仲秋时节,漫步在紫金港西区田间小路上,两旁的花卉向阳开放,美丽宜人。校内大田面积约47亩,被分割成大小合适的区域。微风阵阵,稻谷的清香迎面扑来,稻穗摇曳起舞,生机盎然,长势喜人。生命科学学院陈玥同学的实验材料就在这田中。
水稻颖花开放持续时间短,花时性状考察和取样难度很大。“校内大田缩短了取样距离,科研效率与成效得以极大提升,是我们的另一个重要实验室。”
“大田里的科研解决农业生产的真问题。”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张国平教授介绍道,对于农业科学研究,选育优良高产品种,研发有效增产技术,确定作物适应区域等,都离不开在田间开展规范、严谨的科学研究。
他的团队人员在此种植了来自全球的367份小麦种质,鉴定它们的耐渍性以及耐渍基因。尺麦怕寸水。渍水胁迫造成小麦根系早衰,叶片光合能力显著下降,耐渍性对小麦产量至关重要。通过相关数据测定与分析,鉴定到耐渍种质以及相关基因,可促进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优质高产小麦育种。
“这片大田最初为建筑用地”,农业试验站的董正中介绍道。从华家池到紫金港,他在田间服务农科师生开展教学科研近四十年。从平整土地、清理石头开始,他与同事们一起改良田型、培肥地力、完善水利设施、修筑田间道路,最终实现了格田方正、集中连片、配套完善、能排能灌。我校诸多农科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在此顺利开展。‘浙大9号’大麦、‘浙金研-2’棉花、‘浙大1号’水稻、浙大彩色稻、浙大七彩油菜、‘浙大青’白菜等耳熟能详的作物品种,均在这里开展过鉴定评价、品比实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等。
“绝佳课堂在田间”
作为开展学科实践的基地,大田是同学们的绝佳课堂。
百科园位于大田的一角,这里种植着两百余种植物,其中不乏珍稀濒危植物。“罗汉松、美人蕉、萱草、薏苡、三叶木通、长萼瞿麦、芙蓉葵、浙江叶下珠、紫薇、醉鱼草、羽裂毡毛马兰……”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攀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这片园子是他为主讲的《植物学》课程精心打造的实践园地和科普基地,同学们在此可以对植物类群的分类与演化开展系统认知。李老师结合对植物及其生境的观察,分享着植物科学研究和传播方面的宝贵经验与研究成果,帮助同学们从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等不同角度感受植物多样性,了解并参与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繁育。
在《农艺实践》《农事劳动实践》等课程中,同学们可以沉浸式学习作物栽培、育种等综合技能。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每次选课名额一公布出来,便被一抢而空。
《农艺实践》老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叶玲珍举了一个同学们在课程中所思所想的小例子。在直播和移栽的环节中,选择直播的同学体会到种子“萌芽”的不易。连续阴雨天、地温低、田间土壤湿度大等因素易导致作物烂种缺苗、出苗缓慢、苗弱苗小的现象,严重影响作物生产。有时播种过深,种子在土壤中“逗留”时间过长,导致苗弱、黄化;大豆、花生、向日葵籽等种子在播种后则容易被鸟偷食等。而选择移栽的同学们,也会出现因浇水不及时、移栽操作不当导致伤根,从而导致成活率低、需要补苗等问题。
这些在大田种植中的“苦与乐”,都被图文并茂地写进同学们的农事记录中,由此引导同学们对智慧育苗等问题进行专业研究和跨学科思考。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老师、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鄢贞同样颇感欣慰。同学们在农业试验站老师们耐心指导下全程直接参与大田农作物的生产活动,从专业角度对劳动力、土地、资金等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有了更深入思考。“农作物种植的每个环节都是学问,实践出真知。期待培养出离土地最近的农经领军人才。”鄢老师说道。
“绿色农业的展示窗口”
从播种到“三夏”再到秋收,田间地头始终一派忙碌景象:播种育苗、犁地浇水、深耕细作、防病杀虫、除草施肥、搭架拉网、剪枝引蔓、人工授粉……师生穿梭其中,农耕劳作,定格成紫金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看我,“能”行!
“难懂”成为“爆款”,这门课有绝招!
浙大,与你平分秋色!